徐汉虹教授团队精准施药技术解决豇豆安全生产的卡脖子问题

来源单位及审核人:植物保护学院 金丰良编辑:曾子焉审核发布:安沛 发布时间:2023-03-14浏览次数:2178

  3月7-10日,农业农村部豇豆质量安全督导组赴广东湛江考察我校精准施药防控豇豆蓟马技术。督导组组长孔亮、副组长李家健、孔巍一行十一人现场了解了豇豆精准施药技术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并质询了有关研究和推广应用情况。

  徐汉虹教授现场演示了精准施药技术,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过程。督导组对滴灌施药技术在豇豆上应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要在全国豇豆生产上进行推广和应用。督导组认为,该技术解决了豇豆安全生产的卡脖子问题。同时,有50万农技人员和种植户通过广东农技轻骑兵田间课堂,在线学习了这一广东省主推技术。

  豇豆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广东地区可以多茬种植,是“南菜北运”种植基地常见的蔬菜。豇豆生长周期短,从移苗到采摘只需40-50天,花果同期,不断开花、连续采摘。然而,豇豆病虫害发生严重,用药频繁:豇豆上常见的蓟马等害虫主要在花内为害,隐蔽性强,农药很难接触到害虫,导致其防效差,农民反复用药。2021年5月31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11个重点治理品种包含“三棵菜”:豇豆、韭菜和芹菜。2022年,农业农村部又提出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方案,凸显豇豆安全生产技术难度。

  既要确保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又不损失豇豆的商品价值一直是豇豆生产的技术瓶颈,久攻不破。作为广东省“三棵菜”行动专家组组长,徐汉虹教授发明的精准滴灌施药技术,破解了这一难题:利用农田现有滴灌系统,在豇豆根系精准施用杀虫剂,使其随水向根系传递与集中,在植株中形成动态系统性分布,定向转运积累在豇豆生长点和花内杀死害虫,花开脱落后就无农药残留,实现了“治花不治荚”的理念,并利用害虫在土壤中化蛹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地上害虫,地下防治”。该技术实现了豇豆生产用药的高效化、轻简化和精准化。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对害虫天敌的伤害,减少了农药用量,于2022年在广东云浮进行了示范推广,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

  据悉,徐汉虹教授团队长期围绕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从生产实际出发,致力于精准施药技术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团队围绕农药分子、作物品种、纳米载体和施用方式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协作研究,构建了作物农药转运蛋白基因高通量筛选平台,克隆了首个作物农药转运蛋白基因OsATL15并应用于刺吸式害虫的精准防控,搭建了首个基于MALDI-TOF质谱成像平台,实现了农药在植株水平转运和输导的实时成像,是探索农药在植株上时空分布无标记、无提取、原位可视、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2002年,团队发明了挂包法,即利用雨水施药,成为防治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首选措施,2004年一致沿用至今;2013年,团队利用农田现有膜下滴灌系统,将杀虫剂随水施于棉花根区,在新疆棉花蚜虫防控上展示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2017年,团队在南方柑橘上推广使用滴灌施药防治柑橘木虱,以控制柑橘黄龙病,并于2019年和2022年相继成为江西省和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团队的玉米喇叭口点施技术可以精准、高效、可持续的防控害虫,成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并在2021年3月召开的国际草地贪夜蛾防控研讨会上得到了高度评价,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推广。

  这一系列成果组成的精准施药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也成为了植保学科的优势和亮点: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20年的发展,升级为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7月,徐汉虹教授以精准施药为教学内容,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文图/植物保护学院


返回原图
/